“遇見喀什”國際演藝中心(下稱中心)位於新疆國家5A級景區喀什古城東門,總投資逾2.2億元,建築面積8842平方米。專案以喀什獨特的歷史文化為背景,採用最前沿技術,通過現代沉浸式演藝體驗,讓遊客在欣賞精彩演出的同時,感受喀什濃厚的歷史底蘊和獨特的地域魅力。
構築千年疏勒古城
東漢時期,班超出使西域並長期駐守於此,彼時,它叫疏勒。千年時空流轉,如今的喀什愈加繁華,為了遇見民族文化瑰寶,為了文旅深度體驗,中心應運而生。博越藝術十分有幸全程參與並擔綱其室內空間場景的設計與製作,構築起一座千年古城——疏勒。
統籌規劃空間
隨著劇情推進,觀眾被帶入熱鬧非凡的喀什巴紮(集市)。團隊查閱大量喀什相關的文獻、圖片,對市集進行統籌規劃,特別運用做舊等多種藝術手法,整體營造莊嚴、滄桑的空間氛圍,斑駁的土黃色牆面,不僅見證了西域的風霜,也訴說著曾經的輝煌。
營造沉浸體驗
團隊根據當地特色選取具有代表性的店鋪,如售賣精美的地毯、華麗的絲綢、精緻的陶器、鐵器,以及香氣四溢的乾果和美食等。琳琅滿目的手工藝品、美食及特產,精心打造的古西域平行時空,賦予觀眾劇中人的角色,使其沉浸式體驗喀什濃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風情。
融入非遺元素
同時, 團隊還將當地非遺文化巧妙融入道具、細節設計中,如饢、艾德萊斯絲綢、朵帕、十二木卡姆等,既是賦能故事,亦能讓文物活起來。
交織光影時空
團隊將豐富多變的佈景道具結合交織的光影、熱鬧的市聲等,營造既溫暖、神秘又熱鬧非凡的空間氛圍。光影的流動開啟時空之門,引領觀眾隨著劇情發展,移步異景,見證一個又一個遇見的瞬間。
鏈接特色演繹
整體空間規劃、與沉浸式體驗空間、非遺文化相關技藝、光影流動等,共同鏈接起從場景、手工技藝、氛圍營造到特色音樂、歌舞、戲劇表演,展開絲路歷史長河中一段盪氣迴腸的愛情故事,彰顯喀什非遺的深厚底蘊和獨特魅力,以及人民的熱情與活力。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遇見喀什為例,統籌規劃空間、精心設計細節、打造沉浸式體驗,博越藝術團隊不斷致力於文旅融合的實踐工作,旨在帶領觀眾穿越時空,在多感官相契合的場景中,體悟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