鐫刻永垂不朽的英雄豐碑——抗戰藝術場景設計芻議

2022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7周年。曾經的戰鬥英雄們拋頭顱、灑熱血,鑄就了中華民族的精神長城。2022年,也是新冠疫情反撲以及全民抗疫的重要節點。在這場不見硝煙的戰爭中,無數中華兒女勇敢拼搏、負重前行,英雄主義精神被再次激發。一件件汗水浸透的衣服、一張張奔赴前線的“請戰申請”、一次次大義凜然的犧牲小我……英雄的精神永續傳承。

時代鑄就不朽英雄,危難更顯家國情懷。記錄英雄故事、刻畫英雄形象、宣揚英雄精神,是每一個文博工作者心中不滅的初心,更指引著我們學習英雄事蹟、領悟英雄精神,讓英雄的火炬依然閃耀。



以史為鑒 精神永存

博越藝術深耕文博領域數十年,有幸參與了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南方紅軍三年遊擊戰爭紀念館、紅軍長征在四川展覽館、重慶大轟炸“六五”慘案史實展等一系列紅色展館的設計與建設;並始終心懷崇敬,以專業的展陳手法記錄英雄、塑造英雄,讓英雄的精神與血脈得到傳承與發揚。

以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為例,博越藝術有幸承接了該館藝術場景的設計與製作。團隊始終堅持唯物史觀,在對歷史的深入研究與思考中,把握四行倉庫八百壯士的精神內核;妥善處理錯綜複雜的歷史關係,強調愛國主義與大無畏犧牲精神,以正確的歷史觀與人物觀,展現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同仇敵愾、保家衛國的英雄史詩。團隊還深入研究文本資料、歷史影像、後人訪談……並參考紀錄片的敘事模式,截取多個重要歷史節點,以全景式、綜合式、沉浸式的展示手法,讓歷史“動”起來、展陳“活”起來,帶領參觀者跨越時空,共同見證中華民族英勇抗戰的偉大歷史時刻。



融會貫通 意與境偕

大型藝術場景是最能夠體現展館主題與文化精神的綜合藝術之一,是一種高效且直觀的資訊與情感傳達媒介。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第二展廳“堅守四行”,便以多個分場景融會貫通,串聯為步入式綜合藝術場景,通過光影聲效的多維度表達,為參觀者營造了內容充實且情感充沛的展示氛圍,激發其精神共鳴,進而加深對四行倉庫保衛戰的體會與感悟。

設計團隊以時間為單位,通過對主題內容、展示形式、觀眾心理的綜合分析,設置了連續的情節點,使場景內容與戰鬥進程形成高度統一,空間更具流動性與連續性。展廳以謝晉元“臨危受命”的場景為開篇,以戰士們利用倉庫物資修築防禦工事,積極備戰的場景為過渡,塑造了多個形象生動的人物組像。場景“捨生取義”生動刻畫了守軍戰士身纏炸藥,自高處一縱而下,炸毀敵人坦克的英雄壯舉;並與驚慌失措、混亂不堪的日軍形成鮮明對比,將內容敘事與情感渲染推向高潮。隨後的場景則描繪了士兵醫療補給的畫面,並以謝晉元訓話、戰士共寫遺書、童軍獻旗的綜合場景為尾聲,進一步昇華了八百壯士視死如歸、為國捐軀的英雄精神與愛國主義情懷。



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的藝術場景還有著開放性、互動性,與極強的沉浸感。設計團隊深入研究戰場遺址建築的紀念屬性,規劃了靈活開放的沉浸式互動空間。於多個場景之間往返漫步,參觀者可身臨其境感受展示主題的精神內涵。在場景“決死動員”中,參觀者可以“走進”歷史,與戰士們並肩,共同聆聽謝晉元的戰鬥宣言,感受雄渾悲壯的歷史瞬間,從而深刻體會四行守軍捨身抗敵、不畏犧牲的英雄情懷與民族精神。



見微知著 匠韻天成

細節是藝術場景的生命與力量。博越藝術團隊在創作初期對史實資料進行了深入研究,把對細節的極致追求,貫穿設計與製作始終。團隊充分考證兵力部署、人員名單、武器裝備等多個細節,真實還原士兵軍裝、鋼盔、中正式步槍、毛瑟手槍、手榴彈等,突顯場景的歷史背景及時代特徵。團隊還充分考慮四行倉庫防禦工事的功能與表現形式,根據多方資料,還原彈藥箱、防禦麻袋、倉庫鐵門等細節,遵循紀念館的真實性原則,以最大程度再現歷史原貌。



不僅如此,博越藝術團隊還靈活運用金屬黃銅、矽酸凝膠等材料,在還原歷史的同時,使展陳兼具較高的藝術品質。工匠們以專注而卓絕的匠心、精巧絕倫的工藝手法,經過冶煉、鍛造、雕刻、鍍金、磨光等多個重要且複雜的工序,將金屬材料塑造為特定形狀,以堅實渾厚的金屬再現視死如歸的大無畏英雄形象。栩栩如生的矽膠人像則進一步體現了製作團隊極高的美術功底與審美情操。植入毛髮、安裝義眼、配置牙齒……極具歷史溫度的矽膠人像拉近了展覽與參觀者的距離,更彰顯了四行守軍以血肉之軀對抗無情炮火的大無畏英雄情懷。



初心如磐 篤行致遠

抗日戰爭的烽火已漸漸遠去,但歷史的考驗從未中斷。如今,在新冠疫情的陰雲下,博越藝術的每一位員工都秉承著必勝的理想與信念,同舟共濟、攜手前行,以抗戰精神與抗疫精神為引領,在做好防疫安全的同時,堅守每一份職責與匠心,在平凡崗位中迸發不凡力量,堅持以高質量地展陳作品,振奮民族精神、激發愛國情懷,鐫刻新時代英雄主義與精神的不朽豐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