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場景”到“情境”的華麗轉身——記天府家風館展示設計的有益實踐

近兩年,“博物館熱”並未隨著疫情的出現而削減,反而不斷與日俱增。在面對天災人禍時,人們亟需一個情感依賴和精神寄託之所,而博物館恰如其分地扮演了一個靜默有力的安慰者。

在“從物到人”觀念轉變的影響下,博物館已不再局限於歷史見證者的身份中,同時也致力於成為當下社會最活躍的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博物館條例》中明確規定“博物館開展社會服務應當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原則,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因此弘揚當代主旋律也成為博物館社會服務之一。



我司參與設計落地的四川成都天府家風館,已然成為傳承優良家訓家規、增強家教家風建設、弘揚新時代主旋律的文化陣地。在這一與當代緊密貼合的展覽中,我們又將如何創新展示形式?


深耕內容,啟動靈感


在弘揚時代主旋律的基調下,打造一個“吸睛”展,除以匠心巧思創新設計形式外,首要前提是對展示內容熟稔於心。博物館學者認為“形式設計是展覽內容設計的‘物化’,須忠實於展覽的主題和內容,須是對展覽內容準確和完整的表達”。秉承這一理念,在天府家風館展項設計之初,把握展示內容顯得至關重要。

依據展覽文本可知,編寫者將展館分為先賢家風、紅色家風、當代家教、時代新家四大主展區,同時設置楊氏家風文化體驗館、戰地家書劇場、青少年活動中心等獨立空間。此外,新建的天府家風館,旨在打造家風家教傳習場所、廉潔文化弘揚地標與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在牢牢把握展陳設計原則與指導思想下,對展廳佈局進行初步瞭解,與客戶展開充分溝通,隨後對展覽文本進行梳理、提煉與整合,為創意設計奠定堅實基礎。在梳理文本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展覽涉及的歷史人物數量龐雜,難以從設計角度統一規劃,故決定對各展區展示內容進行篩選、對比、歸類,從中凝練方向,突出重點。

“先賢家風”展區展示歷朝歷代四川巴蜀古訓家風,以歷史故事、人物傳說為側重點,選取文本中畫面感強、易於二次創作的人物故事,如第三篇章“趙抃清白家風”、“程母相夫教子”、“李密侍親”、“天下廉吏張鵬翮”等,從內容上打破歷史朝代的時間限制,為空間設計提供更多可能性;“紅色家風”展區經過討論,將“將帥高風”中的著名人物劃分為紅色篇與建設篇,紅色篇主要展示“中國十大元帥”中從四川走出的名將,建設篇將改革開放作為節點,以鄧小平為總起依次展示其餘人物,“英烈凜風”、“長征遠風”也分別選取最具歷史意義和時代價值的人物(趙一曼、小葉丹),緩緩敘說他們的故事;穿過戰地家書劇場,進入“當代家教”展區,為避免故事堆砌、元素疊加,在選取重點人物時緊扣展區主題,合理分配內容占比,平衡展示空間;展館終章“時代新家”,展示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對家風建設的重視,以昇華精神賦予展覽生命力,為後續設計開拓思路。

在逐層厘清家風館展覽文本、重新編排展示內容後,通過與策劃師進行交流碰撞,設計師及時更新理念、轉變方向,開展有益的展示設計實踐,使展項從單純的“場景”走向與情感交融的“情境”。


“情境”再現,創意展示


隨著公眾在博物館話語中地位的提升,展覽設計愈加注重參觀者的體驗,這促使設計師在創作時不斷思考如何平衡展覽與參觀者的關係,以優質的 “造景”激發參觀者的“共情”。當前一個只“造景”的展陳時代即將結束,隨之而來的是以“情境交融”為主導的展示設計。

當然,在展覽中實現“情境交融”,一個必備要素是“景”。“‘景’意味著畫面、故事,強調事物的可見性”,因此家風館在創作“景”之前首先深度理解展館主題與展示內容。依據前文對展示內容的劃分,設計師創作場景畫面時,更加注重多樣化風格的應用,通過描繪的色彩、筆觸,使每一展區、每一展項間既形成區別,又和諧統一。“先賢家風”展區採用中國風插畫形式,緩緩展開一幅古蜀先賢優良家風家教永續留存的長卷;“紅色家風”展區分別以柔和水墨風描繪鄧小平故宅,以濃墨重彩彝畫風講述小葉丹全家生死護旗的壯舉;“當代家教”展區選取極具“地域性”的元素進行創作,如兩彈城“精英門”、巴山紅葉;在“時代新家”展區,以具有“時代性”的展示風格昇華主題,最終奠定展館基調。



除卻在繪畫風格上不斷精進,設計師還通過單片、圓雕、浮雕、矽膠人、鐵線畫等豐富的藝術形式構造一個個不同類型的優質場景。在創作王瑛人物場景時,以“巴山紅葉傳家風”為設計主題,採用單片景箱的藝術形式,將二維平面置於三維空間中,塑造出一個對黨忠誠、鞠躬盡瘁的紀檢監察幹部優秀代表,使王瑛的工作身影變得具象化、可視化。



近年來,展館展示早已不滿足於停留在“造景”環節,而是借助優質的“景”傳遞展覽能量,轉變為維繫參觀者與展館的“情”。談及“造景”引發“共情”前,先闡釋“情境”的相關概念。“情境(context)除了展品之外,包含了場景(或情景)、時間、空間和在時空限制下的所有關係與背景”,這令設計師不得不站在參觀者角度,設身處地考慮如何將場景與其他展示形式結合,使展覽呈現最佳效果。家風館中,設計師以匠心巧思完成細緻的“造景”後,在保證展品完整性下,融合多媒體演繹、燈光藝術、仿真道具等形式,借此充分調動參觀者的感官體驗。例如,戰地家書劇場作為家風館亮點,確定“家書·國志”的主題,根據四川戰爭史上傅常、樂以琴、李家鈺、王銘章等人物原型,藝術化創作一組堅毅與溫情並存的群雕,以一面斑駁的舊牆隔開兩個世界,也連接起舊時無數前赴後繼的川籍父子兵與現今擁有美好生活的萬千家庭;在“造景”基礎上,綜合光影技術、舞美聲效等多維藝術表現手法,採用國際領先的真人等比全息技術,打造國內展館中體量與品質首屈一指的沉浸式劇場;為增強觀影效果但不減弱展示氛圍,舞臺四周弱化處理戰爭展示,僅飾以斷壁殘垣,將展品融入兩側一封封家書組成的藝術裝置中,巧妙烘托一紙家書所承載的家國信仰。



而“當代家教”重點展項之一“兩彈城”在構造場景時,則提取 “精英門”為主視覺元素,既消解立柱,又緊扣主題;場景四周通過立體燈箱與深色低反鋼化玻璃,錯落有致地展示兩彈城的歲月印記;同時融合多媒體技術,生動演繹兩彈元勳、普通官兵的家風家教故事,弘揚隱姓埋名、科研報國的砥礪精神。



天府家風館的落成作為一個契機,為從“場景”走向“情境”的展示實踐提供了良好的平臺,促使不斷創新設計理念、研磨製作技藝,通過融情於景的方式,將展館造景藝術發揮到極致。


引發共情,傳好家風


新時代,博物館作為共用歷史、記錄生活的場所,早已擺脫“古物收藏所”的局限性,逐漸演變為公眾的“心靈暢想地”,這要求展覽應最大程度滿足人們的視覺享受、心靈慰藉與精神共鳴。博物館身份的轉變,更加強調“以人為本”,又絕非將“人”單調地理解為博物館參觀者或社會公眾,從業者應以更廣闊的認知創新展示形式,在展覽與公眾間架起一座溝通橋樑。



天府家風館實現了從“場景”到“情境”的華麗轉身,不再拘泥於簡單的“造景”,而是打造“情境交融”的藝術品。徜徉於展館,在一眾先賢先烈的故事中感受家風家教之於現實社會的意義:“先賢家風”成為許多人效仿的家庭教育,“紅色家風”向參觀者講述革命年代的家風故事,“當代家教”展示為國家建設犧牲小我的萬千家庭,“時代新家”成為新時代家庭家風家教建設的縮影。

對於參觀者而言,一個融內容與創意於一體的“情境”,比普通場景更能引發情感共鳴。設想一下,若家風館最終被打造為傳統實物陳列的展館,觀看結束參觀者又將從中獲得什麼?答案顯然不明自言。



當提及弘揚時代主旋律的展館時,公眾往往會陷入刻板印象中,難以引起觀看欲。而天府家風館從構想到落成,始終帶著以“造景”引發“共情”的願景,這促使設計師跳脫思維定式,在“以人為本”理念的引導下,不斷打破傳統展陳形式。新時代,博物館作為公共文化教育機構,已不僅扮演知識輸出者的形象,而要成為促進與公眾雙向溝通的傳播者,這將對文博從業者提出更高要求,而我司已準備好迎接挑戰!

主要參考文獻:

1. 馬宇婷.博物館展覽“講故事”方式的初步研究.雲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6年5月.

2. 尹凱.“從物到人”:一種博物館觀念的反思.博物院,2017.

3. 常丹婧. 博物館展覽中的“情景再現”研究.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研究生院)碩士專業學位論文.2019年4月.

返回顶部